顛覆傳統的實習老師~黃韋嘉

黃韋嘉

行動教育 創新體驗 「玩」就是最好的學習

大提琴手、自由旅行工作者、詩人、實習老師……身體裡不安分的靈魂,造就了黃韋嘉獨特的教學方式,跳脫框架,讓學習不只是學習。


2017年8月16日
編輯林培雯

林彥佑02

剛擔任實習老師的黃韋嘉,第一次走進二年級的教室,就差點被天外飛來的橡皮擦打個正著。看到小朋友完全無視他的存在,教室裡四處亂飛的橡皮擦,這個新來的實習老師並沒有大聲喝止,反而決定在最後一堂課舉辦一場「飛躍吧!橡皮擦」比賽,看誰的橡皮擦能率先飛出教室氣窗。這個不按牌理出牌的上課方式,果然贏得了孩子的心;為了能不讓其他同學偷學自己的招式,小朋友們暫時收起橡皮擦,乖乖上課。


林彥佑03

這讓黃韋嘉發現,跟孩子溝通,重要的是要用孩子的語言和想法,而不是靠聲音大或是力氣大。只要用點心,突如其來的創意,讓孩子開心的玩,也是一種學習。


有了這次的經驗,黃韋嘉再次嘗試用撲克牌遊戲,讓因數和倍數不再只是課本上的短除法而已。在五年級的數學課上,黃韋嘉利用改良式的「大老二」遊戲,讓孩子在一次又一次的出牌中,發現1的厲害(1是所有數的因數),而小朋友的竊竊私語,也讓他發現原來5、7、13這些質數的概念,透過遊戲,就可以自然而然的讓小朋友理解,這比老師在臺上講得口沫橫飛,臺下睡得東倒西歪,更有意義。


林彥佑04

黃韋嘉說,現在的教育卡在開發中和已開發的尷尬階段,身為老師應該要「Try something new」;如果老師們自己都不願意嘗試,要如何教學生有創意呢?


因此,他設計了「籌碼制度」鼓勵學生上課踴躍發言。上課時老師提問,如果學生答對,就可以獲得籌碼,答案越有創意,籌碼越多。他每天在班上公布一道「思考題」讓同學回家動腦,例如:「日多加一筆可以變成哪些字?」孩子們的答案大多是「田、由、甲」,但是後來有孩子想出「巴」這種出人意表的答案,得到的籌碼就特別多;而孩子可以用這些籌碼,來換成不同的獎勵。


林彥佑05

黃韋嘉的創意教學,除了遊戲以外,還打破科目疆界,在國語課時,利用自己畫的繪本以及《正負二度C》的影片輔助,讓孩子除了學習文章,還學習了環境生態。


說到教育和創意,黃韋嘉自己創造了一個字:「TEACHEATIVE」,「TEACHEATIVE」包含了「TEACHER」、「PARENTS」、「SOCIETY」,也是他對這三方的期許。他希望老師能帶給學生有趣、有創意的課程和內容;希望父母能相信老師的教學;最後,希望老師們可以走出自己的教室,互相激盪,才能產生更多創意的火花。黃韋嘉相信,「創意本身就是鼓勵嘗試可能的過程,從此開始,才能讓天賦自由。」他用自己的行動和熱情,希望能幫助臺灣的教育,培養出更多有創意的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