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詩吧!當忘了如何擁抱愛與瘡疤

李宗榮

新詩作家

愛情依附青春,青春如歌,作者釀記憶成詩,憂鬱的字詞才能完美詮釋,他揮動年少愛情與信仰的祭幡時,你憶起的青春是詩歌、哀歌,抑或輓歌?


2017年10月11日 新詩作家

讀詩吧!當忘了如何擁抱愛與瘡疤

想想
圖片來源聯合知識庫.新聞圖庫

李宗榮(1968年)研讀理性分析的社會學,卻能將感性的情詩與哀歌動人地唱。1996年於中國時報人間副刊與蘭寇香水合辦之情詩徵文比賽,以〈如果飛魚躍出〉一詩獲得首獎,現任中央研究院社會學專任研究員。

為賦新詞強說的愁,一旦青春過了便不需要了。李宗榮的詩句如潺潺溪流,哀傷得緩慢綿長,卻沒有半點勉強。創作形式以長、短篇新詩及散體詩居多,偶作詩意散文;內容歌詠或哀悼愛情、社運曾經的熾熱。


說到秋天,我們哼的不外乎輕快〈稻香〉,眼看的無非霜葉紅於二月花,再者讀個〈秋聲賦〉佯裝高尚,而他的秋天是憂鬱的──時間發病的血液,既適合寫詩,又讓秋天逐漸崩潰,亦是懶倦的爵士啦啦啦。「音樂就是那些抽象化、時間化的慾望。當所有的慾望記憶被抽離為一縷樂音,一段Rubato,一闕即興,一個音……你的青春彷彿就死了……」每段歲月都有一支主旋律,支配記憶概貌,讀李宗榮的詩就該配首淡雅的小調,優美卻悲傷,微醺也好,詩便更有味道。其〈無伴奏I〉在相同內容的框架玩出多樣形式,將一段固定文字結合不同曲式,以不同形式、速度、韻律把玩。



李宗榮的詩句飽含對愛情的信仰與深刻體會。他的愛情很浪漫,帶著傷,對她的記憶似乎很執著於髮絲,還有笑,甚至不能確定這些「她」是不是同一個人,又帶著如何的背景,偶爾也會好奇誰與他攜手參與社會運動,一同欣賞深夜羞赧朗讀的詩句。


文人與藝術家的心總是飄泊,巴黎、芝加哥、智利等等異鄉營造了詩人特殊風格,他慣用平淡的口吻訴說矛盾,當揮動年少愛情與信仰的祭幡時,你憶起的青春是詩歌、哀歌,抑或輓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