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余光中系列3】【高中/雨聲說些什麼】一首不盡的詩歌

Nienke Hoogvliet

余光中

創作〈雨聲說些什麼〉時,余光中方去到高雄不久,晴朗的南方,少有下雨的時候。偶然的一場雨,就讓他會想起多雨的台北,以及大陸的故鄉。雨聲在他心中有著深刻的意義,因此有了〈雨聲說些什麼〉,描述下雨時的各種聲音。余光中高明地掌握了夜雨和地理空間的關係,進行情境鋪排;同時巧妙運用修辭方法,搭配出具有複沓節奏的詩句。


2017年12月25日
編輯shih
資料來源南一高中國文教師手冊第五冊

「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那酒一樣的長江水,那醉酒的滋味是鄉愁的滋味,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歌手羅大佑的這首〈鄉愁四韻〉,是許多人70年代的共同回憶,而其歌詞即來自詩人余光中的同名詩作。余光中的詩作不乏被改編為民歌者,如〈車過枋寮〉、〈民歌〉……等。因余光中十分強調詩歌的音樂性,他認為:「詩不能沒有意象,也不能沒有聲調,兩者融為詩的感性,主題或內容正賴此以傳。缺乏意象則詩盲,不成音調則詩啞;詩盲詩啞,就不成其為詩了」。他重視亦擅長於音韻及節奏的處理,筆下作品富有音樂性與節奏感,文字猶如音符,可讀、可朗誦、可歌唱,帶給音樂創作人許多人靈感。余光中甚為喜愛、在外演講時時常朗誦的〈雨聲說些什麼〉一詩,即是這些富有音樂性詩作的代表之一。


創作〈雨聲說些什麼〉時,余光中方去到高雄不久,晴朗的南方,少有下雨的時候。偶然的一場雨,就讓他會想起多雨的台北,以及大陸的故鄉。雨聲在他心中有著深刻的意義,因此有了〈雨聲說些什麼〉,描述下雨時的各種聲音。余光中高明地掌握了夜雨和地理空間的關係,進行情境鋪排;同時巧妙運用修辭方法,搭配出具有複沓節奏的詩句。


雨聲說些什麼 圖/余光中〈雨聲說些什麼〉。南一版高中國文課本第五冊第八課。

〈雨聲說些什麼〉詩句語言單純,以孩童的語氣反覆提問「一夜的雨聲說些什麼呢」,作為全詩的語幹與主要節奏。這句話每隔三行(第一、四、七、十句)就出現一次,到第十三句加以變化(說些什麼呢,一夜的雨聲),末句又重現一次。迴環往復的表現,形成了極佳的音樂效果,彷彿一場綿長而永無止盡的雨。


此外,針對每句「一夜的雨聲說些什麼呢?」都會有兩句的回答。從樓上的燈到窗外的樹,再到巷口的車……是地理時空的開展、收闔。表現出雨聲由近而遠,又由遠至近的聽覺和視覺之美。


而詩的末段,對比前方整齊的句式,變化為「燈下的人抬起頭來說/怎麼還沒有停啊」。從連綿雨景變奏為燈下人的內心。再接著,「從傳說落到了現在」三句,將一夜的雨聲和自然現象結而為一,表現了雨落下到江海、從古到今的漫長過程。最後「問你啊,蠢蠢的青苔」,則可見到對於時光、生命的感悟。

本詩語句單純,易於記憶,在教學上可讓學生試著朗誦本詩。透過分組一問一答,更能體會其音樂性、節奏感。且全詩意象寧靜,帶著回憶與淡淡的哀傷。朗誦時應避免激昂、悲壯的表現,收尾則以平靜的語句淡出作收。


國文課本

在寫作手法方面,本詩用了大量的排比、類疊修辭,營造出全詩起伏有致、連綿不絕的節奏。「下雨」時的各式風景,也安排的自然而生動。「雨」對在臺灣生活的人們是個再熟悉不過的日常景象,但要如何有美感、文學性的轉化平常風景,則是學生們可以從本詩去思索、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