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 林培雯 |
梨想家園.看見雙連

位於苗栗縣最南端的山城卓蘭鎮盛產水果,有「水果王國」的美譽;每年6、7月,雙連社區現採現賣的水梨,新鮮又美味,但卻很少人聽過,只因為這裡的水梨沒有品牌,缺少知名度。
雙連社區的居民全以務農為生,隨著長年農村人口外流與少子化,這裡唯一的一間國小──雙連國小,學生也僅剩不到30人;學生人數少,社區經濟大環境差,讓苗栗縣政府一度考量要將雙連國小廢校。為了扭轉學校的命運,雙連國小與台南大學行政管理學系李芸蘋教授、以及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李明彥教授群合作,規劃了「梨想家園.看見雙連」計畫,與當地農民共同成立「雙連梨有限公司」,合力打造出雙連社區高接梨的專屬品牌「雙連梨」;這一賣,不僅成功的將雙連梨行銷至市場,也連帶將「雙連梨」獲利的30%回饋給雙連國小。只要社區付得出雙連國小每年500萬元經費,雙連國小就可以避免廢校的危機,未來甚至有轉型為實驗國小的可能。
彩虹之美在於多色共存,人生之美在於多人共榮

去年8月,沈羿成校長上任後,深切了解雙連國小和雙連社區間互依互存的緊密關係;社區所有重要活動都在學校舉辦,每當家長農忙無暇照顧小孩時,學校還得肩負安親班的責任,因此,他更積極結合此計劃創意行銷水梨。沈校長上任前除力邀親朋好友,盡量向果農購買雙連梨代替祝賀盆花或牌匾,另一方面,也四處尋找媒體管道替果農行銷水梨。沈校長上任後,學校利用這些「雙連梨」獲利回饋給學校的基金,採購了許多圖書,改善孩子的閱讀環境,並增加孩子的課後服務照顧和美語營隊學習,讓社區的產業活動直接回饋在學生的學習上,無異是一個多贏的局面。

沈校長帶給雙連國小的改變不僅於此,他親力親為,常利用週三放學後的時間帶領老師們討論教材、教學與活動,逐步的分析教材,進而設計課程。例如:多肉植物創意校園、創意自製畢業紀念冊、自創畢業歌、文武雙連計劃、創意背包客校外教學、創意小書以及畢業生專題研究等。此外,為了讓孩子們能更了解家鄉社區的發展,校長也嘗試將「雙連梨」的特色融入課程,讓學生手作梨子主題提袋,以梨子發想故事來完成繪本,並在寒暑假記錄家長種植水果過程,鼓勵下一代更關心自身環境,拉進學校與社區的距離。

對沈羿成校長來說,雙連國小雖然位於偏鄉,但孩子們的教育和思維卻要能和城市接軌,因此他積極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想像力、實踐力與未來力。「彩虹之美在於多色共存,人生之美在於多人共榮」,沈羿成校長期盼未來雙連國小能持續藉由與社區、大專院校的攜手合作,活絡社區產業,發展產業特色,吸引年輕人返鄉,共同打造「梨」想家園,讓地方重現久違的生氣,也讓雙連的孩子走出去。
◆如果你也對「賣大梨 救小校」活動有興趣,可以點選以下訂購連結:2017雙連梨線上訂購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