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子狂想×語文聯想:讓孩子想像力無限+

孩子快樂

說在前頭

桌遊融入課程教學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今年的大學學測又將桌遊入題,顯示教學與生活結合的重要性。之前一直在推廣與分享語文桌遊創客,帶著孩子一起設計桌遊卡學語文也得到很好的教學成效。不過除了手繪語文桌遊卡牌外,市售的桌遊也有一部分可以結合課程來融入,讓老師教學上大大加分!


2018年3月20日
出處翻轉教育

學習

※說在前頭

桌遊融入課程教學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今年的大學學測又將桌遊入題,顯示教學與生活結合的重要性。


之前一直在推廣與分享語文桌遊創客,帶著孩子一起設計桌遊卡學語文也得到很好的教學成效。不過除了手繪語文桌遊卡牌外,市售的桌遊也有一部分可以結合課程來融入,讓老師教學上大大加分!


前陣子在網路發現一款名為「點子狂想」的桌遊,其實就是我們在語文課堂上會使用到的教學策略-「聯想」,讓孩子透過主題語詞再去聯想其他主題或是延伸成句子或文章,所以就立馬購入在班上語文課「小試身手」一番。

※點子狂想如何運用在教學上

先說明一下為何我會把這款桌遊運用在語文教學上,首先這款桌遊內有72張語詞卡,每一張卡又有3個語詞,算一算就216個語詞讓老師可以運用,而且語詞的詞性多種,讓老師可以多元運用在不同的教學內容上。


再來,「語文聯想」在教學上其實出現很多,容易引導且對孩子來說也簡易上手,例如之前中秋節設計的節慶桌遊卡牌(可參考相關文章),就是利用「聯想」方式,中秋節想到月餅、嫦娥、月亮、柚子、烤肉等等,接著再由這些語詞繼續往第二層次聯想。


而這款桌較有創意的地方是可以結合二個語詞來一起聯想(有點像一次給二個線索與提示啦!),能激發孩子更多想像力與聯想力。


因為桌遊一般設計都是3-8人左右,但我們卻要在整個班級教學上使用,所以我運用的桌遊內的72張語詞卡,自己再設計一張學習單,除了原本遊戲設計的聯想外,還加入了「有理說說說」(同諧音「由你」,就是讓孩子自己有理來說說為何這樣的聯想)。


如此的設計就是希望孩子在語文聯想中,可以有自己的想法與觀點,因為聯想沒有對錯,只需要有理能說服大家就好,這不也就是未來核心素養導向的教學中,希望孩子能將所學運用在生活中並能解決問題,這其中就包含了語文理解、口語表達及邏輯思考等面向。


詞語聯想▲ 學習單的設計讓一款幾人玩的桌遊立馬變身全班教學活動。

※一套桌遊全班開始玩囉~

一般來說,現在一個班大概26-29人,所以我將72張卡牌分給每個孩子2-3張,接著每人一張學習單,全班就可以開始語文狂想囉。


  1. 每次任選1男1女出來當出牌者,出牌者可以從自己的卡牌中挑出一張王牌秀出來,接著全班開始從這2張王牌的語詞中,各挑選一個語詞來接合進行聯想,共有9中組合(3X3)(老師可以透過手機實物投射來投影到白板上)。例如從A排中挑選「樹木」,從B牌中挑選「味道」來進行聯想。

  2. 每個人開始聯想寫下答案,但這個答案的語詞不能有跟題目相同的字,並同時把理由簡單寫下來。

  3. 時間到,全班停筆,就算沒聯想出來也要暫停,接著二位出牌者公布自己的答案,如二位出牌者的答案分別是「香味」、「精油」,如果有人跟出牌者聯想的答案一樣就得一分。

  4. 如果時間允許,也可以讓出牌者進行「有理說說說」,而只要有人的原因也跟出牌者一致或大同小異,也可以再得一分。

    例如:


    力量+星球=太陽,因為太陽是最有力量的星球


    音樂+流行=Rocker ,因為Rocker很流行


    樹木+流動=土石流,因為土石流會導致土石鬆動。樹木會被拔起


    缺乏+交通工具=古代,因為以前沒有(較缺乏)交通工具


    廣告+期待=玩具,大家看到玩具廣告都很期待


    缺乏+氣體=死亡,因為沒有空氣人就會死掉


    戰爭+汙染=生病,因為戰場上的士兵會因汙染而生病


    透過孩子自己的「有理說說說」,老師或家長也可以從聯想的語詞中去推論孩子的思考模式或生活經驗。


  5. 接著再換二位出牌者上場出王牌,大家針對卡牌開始聯想。

  6. 如果幾輪下來發現都無法有一致的答案,老師可以將王牌的語詞設定住某二個語詞,例如最後一局我們請出牌者限定語詞,例如A牌中的「綠色」及B牌中的「便當」,這樣全班就能針對二個語詞進行聯想。

    果真題目一出,大家驚叫四起,每個人臉上笑嘻嘻的’直說簡單,果真答案一出「蔬菜」,大概一半的人都有相同聯想,而這也是全班一起狂想的樂趣呀!

  7. 最後,學生可以自己針對自己手上的卡牌任選二個語詞出牌,然後互找同學來聯想大PK。

教學更便利▲ 利用手機實物投射的功能讓教學更便利,學生能直接看卡牌的語詞。
螢幕教學▲ 老師可以直接投射出牌者的答案在螢幕上,清楚又快速。
詞語聯想2▲ 如果答案跟出牌者一樣,就可以打星號。
詞語聯想3詞語聯想4▲ 可以從孩子的答案與有理說說說中,知道孩子的思考邏輯。
學生學習
開心學習
▲ 學生自行出題能激發更多想像力,讓學習更有趣。
詞語聯想5▲ 教學結束後的生活記錄,孩子就分享了自己的感動。

※還能運用在哪些教學上?

1.詞性教學

每個學生一樣發2-3張牌,第一輪由老師出牌,例如「三個名詞」,這時手上同一張卡牌上剛好有三個名詞的學生就起立並練出自己的語詞,全班可以一起來檢視是否全為「名詞」,如果是就得分,老師也可以補充教學。


接著從這些學生中挑出一個擔任出牌者,出牌可以自行出題,如「1個形容詞2個名詞」、「1個動詞2個名詞」等等,最先將卡牌出完者獲勝。


2.分類教學

卡牌內的語詞除了詞性外,還可以用「類別」來分類,例如「會動與不動」「有顏色和無顏色」、「有形與無形」「能吃和不能吃」等等,依玩家或師生共同來設定分類也很有趣,最先將卡牌出完者獲勝。

不管哪一種遊戲法,老師都可以再依這些語詞出現來教學不同的語文內容。

※最後說說

一款桌遊原先就有設定的遊戲機制,但遊戲是活的,碰到不同的玩家、人數與環境,就可以發展出不同的遊戲機制,變化出另一款新遊戲。


老師或家長都可以善用遊戲內的道具來做變化,一個人能玩,一群人能玩,就算一個班也能玩,那這套入手桌遊的CP值就高了!


當然啦~教學如果可以結合手繪桌遊卡牌與市售桌遊,那就能更豐富教學內容,學生相對的也能獲得更多。